为什么每个人都觉得“星座分析”很准?为什么逛商场的时候,经常会买了最初不想要的东西?为什么在回忆同一件事的时候,不同人的描述会差别很大?为什么念手机号的时候,会三位或四位一断地去念?……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人脑中都有一些无法察觉的力量“欺骗”你的认知。即将在2月17日播出的科学纪录片《大脑诡计》中,就试图向观众展示大脑被“欺骗”背后的原理。 “纪录片向观众解释了日常生活中很多难解释的认知现象,这是一部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认知特点的片子。”《大脑诡计》总导演郑酉亮介绍。 《大脑诡计》由“走近科学”栏目制作和播出。影片分为七集,每一集探讨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认知科学或社会心理学主题,为了表现这些主题,制作团队在过去7个月里策划和拍摄了60多个实验和演示,累计测试了近800人次。 为了保证专业性和趣味性,主创团队中不止包括了主持人、艺人和参与测试的普通观众,还包括心理学专家和魔术师。而每一集中心理学实验与魔术的融合成为纪录片的一大亮点。 参与《大脑诡计》制作的魔术师王家宝是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90后”,这使得他在表演魔术时经常思考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节目中与心理学专家的交流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魔术中的科学基础,这是魔术与科学产生的奇妙结合。让我在今后的表演中更好地展现魔术的魅力。”王家宝说。 除了魔术,片中有一些原创的实验和演示是第一次在 中国人群中尝试。在一个名叫双胞胎餐厅的注意力实验中,从被测试者走进餐厅开始,一对双胞胎分别化妆成接待员、领位、点菜员和大堂经理轮番登场,考验被测试者能否察觉遇到的人长相都一样。 《大脑诡计》总策划黄永明说,这个实验的特色是中国化,因为“只有中国的餐馆才会有不同的服务员进行服务”。 “科学家的语言对普通观众来说还是有点难懂,而纪录片用更加具有画面感的方式表现出了这些科学原理,具有非常好的科普作用。”中山大学心理学专家程乐华说。 业内人士认为,《大脑诡计》在题材和形式上的新颖性,将会考验国内观众和纪录片市场。 “纪录片很多都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类题材,科学题材本身在国内就不是主流。此外,国内的科学纪录片更多的是拍摄科技成就和工程,《大脑诡计》是非常新颖的尝试。”《大脑诡计》总导演郑酉亮介绍说,“它的节奏更快、形式更生动,表现形式上更像是国外同题材的纪录片,具有科普意义。”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科学家参与制作,是希望把科学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和轻松、形象的纪录片结合起来,普及这些科学知识,让大家认识自己和周边的世界。”《走近科学》制片人冯其器说。 |